科学研究
-
-
海洋生命过程与生物资源利用创新团队揭示黄鳍鲷肠道及菌群对低渗压力胁迫的响应调控机制盐度作为水体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能够对水生生物的分布和活动产生影响。面对环境盐度变化引起的高渗或低渗压力胁迫,鱼类可通过调节其组织器官的渗透压作出响应。在这种响应机制中,肠道是最重要的渗透压调节组织。黄鳍鲷(Acanthopagrus latus)是一种广盐性硬骨鱼,它不仅在中国广泛分布养殖,且喜好我国华南海域半咸水甚至低盐度水,是研究鱼类对渗透压胁迫响应的良好材料。 我实验室海洋生命过程与生物资源利用创新团队以黄鳍鲷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转录组测序和扩增子测序技术,2020.10.09
-
-
海洋生命过程与生物资源利用创新团队通过实验室进化揭示脱硫弧菌对硝酸盐的耐受机制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在环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驱动了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微生物无处不在,并能快速地适应各种环境,其适应性机制是进化生物学中关注的核心问题。其中,硫酸盐还原菌(SRB)可利用硫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呼吸,驱动自然界中碳、硫和金属元素循环,是一类重要的环境微生物。环境中的硝酸盐升高会抑制SRB的硫酸盐还原从而影响SRB的生长。一些SRB有硝酸盐还原酶使其在硝酸盐压力下具有生存优势,而缺乏硝酸盐还原酶的SRB是如何在硝酸盐压力下生存仍2020.10.05
-
-
我实验室创新团队揭示南海地区臭氧污染与海洋和大陆空气相互作用的重要关系近年来,珠三角地区近地面的臭氧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以往的研究认为,海洋上空的大气环境相较于大陆更为清洁,但由于海洋与大陆气团的化学与物理性质不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污染物的传输和积累,所以其对于光化学臭氧污染的影响不同于普通一次污染物。因此有必要研究海洋与大陆气团的相互作用对珠三角沿海地区的臭氧传输、生成与积累的影响,以深入认识不同气团对沿海地区光化学污染的作用。同时,量化大陆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物种对海洋臭氧形成的贡献,对制定和2020.09.28
-
-
深海生命与生态过程创新团队利用孔隙水荧光溶解有机质指示东海沉积物中的陆源输入陆源有机碳通过河流输入海洋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据统计,每年输入海洋的陆源有机碳约有5000万吨。为了研究陆源有机质在海洋中的归化,研究者们应用了许多陆源指标,但这些指标的测定通常效率较低,因此在应用方面受到了一定限制。而在海洋沉积物中,颗粒有机物(POM)经历一系列再矿化过程可产生孔隙水中的荧光溶解有机质(FDOM),这些FDOM不但与其来源的POM密切相关,更是在沉积物碳埋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中间产物。因此,FDOM可作为衡量陆源有机质在海洋中的归化的有效指标2020.09.27
-
-
创新团队揭示水生环境微生物对木质素氧化物的分解过程及其生态机制气候变化引起的“河流-海洋”碳循环过程,是当下全球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陆源有机物从河流向海洋输送的过程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全球碳循环问题。木质素作为河流中陆源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是陆地植物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有机物。部分陆源木质素以木质素单体的形式进入河流等水生生态系统。进入河流后,一部分会通过河口进入海洋碳库,一部分经过微生物代谢会转化为气体进入大气碳库,剩余的部分最终会埋藏在河流沉积物中。水生微生物驱动的木质素降解过程是全球碳2020.09.18
-
-
首次!创新团队提出“微生态科赫法则”新概念并证明肠道微生物紊乱可导致对虾白便综合症传统的“科赫法则”认为,一种病原引起一种对应的疾病,长期以来“科赫法则”被科学家奉为传染病病原鉴定的金科玉律,这一理论也成功地指导了病原学家鉴定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但近年来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人类和动物的复杂疾病,包括非传染性疾病和一些带有综合特征的疾病,都难以用传统“科赫法则”解释,这促使研究人员重新认识疾病病因学。疾病的形成应该是多因素的,而不是一个病原体一个疾病这样一一对应。肠道菌群(IM)紊乱与宿主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2020.09.18
-
-
季风气流日变化对亚洲夏季风系统的运行和我国持续性暴雨的发生会产生重要影响地球气候系统存在多重尺度特征,包括从较短尺度的日变化到较长尺度的年际甚至年代际变化。在亚洲夏季风区,风场和降水呈现明显的日变化现象,体现了大气运动对太阳辐射强迫的基本响应。同时,它还与更长时间尺度变化相联系,形成多尺度相互作用。研究夏季风区的日变化现象及其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对天气气候多尺度变化的科学认识和预测能力。 我实验室海洋-陆地-大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效应创新团队研究发现,季风气流日变化对亚洲夏季风系统的运行和我国持续性暴雨的2020.09.16
-
-
我实验室创新团队揭示不同区域海温协同作用在热带印度洋和北大西洋海温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关系年代际变化中的影响以往关于环境场变化和区域海温异常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影响的研究,往往是针对整个西北太平洋区域来进行分析。鉴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范围大,不同象限的环境场变化可能不同,影响不同象限环境场变化的海温异常区域也不一样,因此有必要对影响西北太平洋不同象限热带气旋活动的环境场和区域海温异常分别进行分析,然后再综合其对整个西北太平洋区域热带气旋变化的影响。 我实验室海洋-陆地-大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效应创新团队综合考虑热带太平洋、热带印度洋和热带北大2020.09.16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