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极地海洋与气候变化创新团队在北极海冰厚度再分析数据评估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北极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这导致北极海冰显著衰减,并多次刷新历史低值。由于北极天气气候恶劣,现场观测稀少,基于数值模拟的海冰厚度再分析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北极放大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但受制于对海冰物理过程的有限认知,冰厚再分析数据仍存在较大的误差与不确定性,系统性评估北极海冰厚度再分析数据是提高北极海冰数值模拟预测水平的重要一环。 TOPAZ4是挪威南森环境与遥感中心针对北大西洋与北极研发的区域耦合系统。该系统基2021.01.19
-
-
极地海洋与气候变化创新团队定量揭示北极巴芬湾海冰体积变化规律巴芬湾是北极低温低盐水流入北大西洋的重要通道。巴芬湾地区海冰的生长消融将会影响表层海水的盐度,进而影响表层海水的稳定度;通过戴维斯海峡输出的海冰融化也将影响拉布拉多海表层海水的盐度。巴芬湾海冰变化对格陵兰岛沿岸气温变化、冰架表层融化以及西北航道的开通具有重要影响。量化分析该地区海冰的动力和热力变化对研究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变化以及西北航道的开通尤为重要。该地区现场观测数据匮乏,且单一的海冰厚度遥感产品在该地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国2021.01.13
-
-
海洋-陆地-大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效应创新团队在量化雨季和干季时青藏高原的热力效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作为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以其高大地形和热力效应强烈影响着全球气候包括亚洲季风的爆发和演变。深入理解青藏高原的热力效应对认识亚洲季风变化的机理非常关键。站点观测、数值模拟和再分析数据是探讨青藏高原热力效应的重要方法。由于青藏高原地形起伏多变且下垫面类型复杂多样,恶劣的气候环境导致观测站点和观测数据非常缺乏,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方向的深入研究。 基于青藏高原野外站点那曲、林芝、纳木错、珠峰和阿里等站的野外观测数据,综合利用WRF数值模2021.01.12
-
-
极地海洋与气候变化团队在南极海冰厚度再分析数据评估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南极海冰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北极海冰的持续减少,近四十年来,南极海冰范围呈现出先缓变上升、后突变减少的变化。相较于南极海冰密集度和范围,海冰厚度或体积更能代表海冰的物质平衡水平,其变化信息对我们量化分析全球变化背景下南极不同区域海冰的响应尤为关键。由于现场观测数据匮乏且受当前海冰厚度遥感观测能力所限,通过资料同化融合数值模式和卫星观测的的再分析产品是量化和理解南极海冰厚度变化的重要支撑数据,但国际上已有研究尚未对不同的再2021.01.09
-
-
实验室创新团队在太平洋经向模态影响ENSO发生发展的研究中取得突破太平洋经向模态(Pacific Meridional Mode,简称PMM)是副热带北太平洋海温与海表面风场的耦合模态,其盛期发生在北半球的冬春季节。通过风-蒸发-海温(Wind-Evaporation-SST,简称WES)反馈和夏季深对流(Summer Deep Convection,简称SDC)响应两种机制,该耦合模态能够增强并传播至热带,在赤道中太平洋激发异常西风,最终影响ENSO的发生发展。然而,在PMM发生之后并非都有ENSO相伴而生,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PMM-ENSO关系的敏感性来源,从而更深入理解PMM在ENSO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我实验室海洋-陆地-大2021.01.05
-
-
创新团队利用系统信息学与进化分析推进新型ApeC蛋白家族在水生无脊椎动物中的免疫和发育功能研究随着组学数据的累积以及先进分析技术的出现,人们对海洋功能基因资源宝库的研究也逐渐兴起,许多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颖蛋白分子被发掘出来。ApeC结构域就是一类最初从海洋动物文昌鱼中鉴定出来的全新蛋白结构域。前期研究显示某些免疫蛋白依靠ApeC结构域特异性识别肽聚糖,在抗菌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除此之外,学界目前对ApeC蛋白知之甚少。 我实验室海洋生命过程与生物资源利用创新团队科研人员对ApeC蛋白家族的物种分布、蛋白结构多样性和起源进化进行了全面系统2021.01.04
-
-
海洋生命过程与生物资源利用创新团队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底质再悬浮驱动草鱼养殖池塘原生生物群落构建过程原生生物是养殖池塘的关键微生物,与初级生产力、营养循环及养殖对象健康紧密相关。然而,养殖池塘原生生物集合群落的多样性及与生态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目前仍不明确。 我实验室海洋生命过程与生物资源利用创新团队科研人员利用18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了草鱼仔鱼和不同大小幼鱼养殖池塘中水体和底质原生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结果显示,底质再悬浮程度随草鱼增大而提高,并导致水体颗粒悬浮物和氮的升高,磷、叶绿素和透明度下降。同时,底质再悬浮增加了原生生物的alpha多样2020.12.25
-
-
海洋生命过程与生物资源利用创新团队在微生物暗物质研究领域提出重要观点微生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细胞生命形式,存在于海洋、热泉、沙漠等各种生境中。目前有超过99%的细菌和古菌物种尚未以纯培养方式获得。这也就是说,我们对于神秘的微生物世界至今也只是窥探到冰山一角。这些只能以免培养方式检测到的未培养微生物被称为微生物暗物质(Microbial Dark Matter,MDM)。对于MDM认知的匮乏,使得微生物在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等方面充满了神秘色彩。深刻理解MDM研究领域存在的挑战与机遇,将对我们揭开MDM的神秘面纱、积累物种和遗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