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球系统模式创新团队研究揭示秋季负海温和蒸发关系对反相的印度洋偶极子和南印度洋偶极子海温型的影响机制近年来,秋季印度洋海温增长显著,印度洋偶极子作为秋季印度洋海温的主导模态,对澳大利亚、东非和东亚气候有很大的影响。海气相互作用对偶极子型海温形成和发展十分重要,特别是海表蒸发反馈作用对于海温形成和维持有着直接的影响。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有助于揭示印度洋气候变化的成因。过去的研究发现,海温和蒸发的相互作用对热带印度洋偶极型海温异常有重要影响,但是结合副热带印度洋来考虑两者相互作用的研究还较少。近日,我实验室地球系统模式创新2020.09.11
-
-
我实验室创新团队揭示超强台风利奇马的独特特征由于强风、暴雨、洪水、海浪等因素,气旋往往容易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害。有研究表明,21世纪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活动频率可能会增加,未来或将对东亚地区造成重大灾害损失。据了解,仅1983-2006年间,我国由于气旋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达287亿人民币,每年约有472人死于因气旋导致的灾害。 我实验室创新团队利用台风观测数据和再分析数据将2019年登陆浙江省的超强台风利奇马(Lekima)与1979-2019年间登陆我国东海岸(浙江至山东沿岸)的其他气旋进行了对比分析。该研究依据气旋2020.09.10
-
-
破纪录!地球系统模式创新团队与国家气候中心联合研发的FODAS系统在2020年汛期降水预测中再创佳绩2020年夏季(6月-8月)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降水量分别较常年同期偏多38%和39%,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淮河流域和太湖流域分别偏多45%和64%,均为历史同期次多(图1)。大量的降水不仅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甚至有可能威胁到其生命安全。而早在今年3月,我实验室地球系统模式创新团队和国家气候中心联合研发的FODAS系统便成功预测出2020年夏季我国涝重于旱,尤其是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图2),预测结果的Ps评分突破80分(Ps评分作为中国气象局发布2020.09.10
-
-
我实验室创新团队成员在气候预测和气候异常对大气气溶胶变化影响的研究中获得突破性进展近日,我实验室海洋-陆地-大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效应创新团队成员,在团队首席科学家王会军院士的带领下,在气候预测和气候异常对大气气溶胶变化影响的研究中获得突破性进展。 西太平洋暖池作为热带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气候有重要影响。该创新团队骨干成员孙博教授等研究表明,ENSEMBLES模式对1-4月的西太平洋暖池海温预报结果较差。一方面,前期8月的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偏暖时,可以通过激发西传的罗斯贝波在热带西太平洋引起东风异常,从而导致1-4月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偏高;2020.09.09
-
-
海洋-陆地-大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效应创新团队顺利完成2020年南海夏季风的波浪滑翔机观测试验近日,由我实验室、中山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的2020年南海夏季风发展的波浪滑翔机观测试验顺利收官。我实验室海洋-陆地-大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效应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于卫东教授担任本次观测试验的首席科学家。本次试验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黑珍珠”波浪滑翔器在南海北部海域顺利完成为期100天、航行2473公里的南海夏季风发展过程观测。 “黑珍珠”波浪滑翔器于2020年5月25日从海南岛以东约100公里处布放2020.09.09
-
-
极地海洋与气候变化创新团队反演2000-2019年北极海冰冰面融池数据集海冰冰面融池是指海冰表面由于冰雪融化、降水等因素而形成的融水,通常出现在春夏季节。融池的反照率远低于裸冰和被积雪覆盖冰的反照率。观测显示,海冰反照率越低,吸收的太阳辐射就越多,从而加剧了冰雪融化,形成正反馈机制,因此融池数据对研究海冰的融化与退缩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融池在北极夏季分布广泛,北极海冰的变化也更加剧烈,长时间连续且大范围覆盖的融池数据将给当前的北极海冰研究提供极大助力。 近日,我实验室极地海洋与气候变化创新团队与北京2020.09.09
-
-
海洋信息感知与融合创新团队完成水下生境摄像机抚仙湖试验近期,由我实验室海洋信息感知与融合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王新伟研究员、孙亮助理研究员主要负责的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制的环向360°水下生态环境监测摄像机“水睛”在我国最大高原深水湖泊——云南抚仙湖完成了湖上试验验证。本次湖试的成功为“水睛”摄像机后续海上试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1 “水睛”摄像机 近年来基于摄像机的海洋生物原位观测技术已成为海洋生物学、生态学以及不同时空尺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但是,目2020.09.09
-
-
地球系统模式创新团队研究揭示近年来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对次年春-夏季热带大西洋海温的影响加剧机制北大西洋涛动(NAO)是北大西洋及周围地区大气环流变率的主导模态,在冬季达到最强。冬季NAO位相的转换往往伴随着北美、北非、格陵兰岛和欧亚大陆地区大范围天气和气候的异常。与此同时,NAO与大西洋海温在多种时间尺度下存在相互作用,深入理解它们在不同时间尺度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可以为包括东亚在内的北半球月-季及年际-年代际气候预测提供可预报性来源。 过去的研究认为NAO在季节和年际尺度上对大西洋海温的影响仅局限于北大西洋,并且NAO对大西洋海温滞后影响的研究较少。近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