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市湿地遥感监测与功能定位分区研究李京,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遥感中心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部主任,国家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减轻旱灾风险中心技术委员会主席,国际应急学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地理学会理事长,UNDP-中国风险治理创新项目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曾任国家863计划“对地观测与导航”领域专家、教育部自然灾害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遥感与GIS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空间信息技术(遥感、GIS、卫星导航)及其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以及数字减灾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编写《海岛与海岸带环境遥感》、《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模型与方法体系》、《基于多源信息的北京城市湿地价值评价与功能分区》等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2019年度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2021.04.15
-
-
不确定海洋环境下的水声通信与组网童峰,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海洋物理与工程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水声通信与网络、声信号处理。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在JASA、JOE等本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30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福建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指导博士论文获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篇;入选中科院海洋机器人集群系统”创新交叉团队、“水声信息与通信”福建省省级博士生导师团队带头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报》(英文版)编委、IEEE计算智能学会厦门分会副主席、厦门市电子学会理事。2021.04.09
-
-
南极考察站的科学使命秦为稼,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研究员,工程技术带头人。长期参与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规划、计划和组织管理。1996年参加南极内陆考察,开辟至昆仑站断面。2006至2010年负责考察站改造项目。2010至2015年负责“雪龙2”船基本设计阶段项目组织管理。2016年,被《Nature》报道为十大中国“科学之星”。2021.03.31
-
-
模型方法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王国成,男,博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方面的研究,通过使用模型-数据融合等研究手段,重点针对土壤有机碳和草地碳循环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在《Nat. Commun.》、《Atmos. Chem. Phys.》、《J. Geophys. Res.》和《Agric. For. Meteorol.》等多个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2021.03.26
-
-
基于放射性核素示踪的海洋颗粒物和水团输运研究王锦龙,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2011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2016年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赴丹麦技术大学和美国韦恩州立大学访学交流,主要从事同位素海洋学研究,聚焦于放射性核素在泥沙来源、沉积、输运和水团输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在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Chemical Geology,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等国际主流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9篇。并作为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和Marine Chemistry等17个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的通讯审稿人。本次报告主要介绍放射性核素(人工和天然)的来源,讲述分析这些核素的样品采集、富集和分析方法,并介绍颗粒活性核素在海洋颗粒物输运、沉积和再悬浮过程研究当中的应用和可溶性核素在水团输运等研究方面的应用。2021.03.18
-
-
天然矿物构筑纳米功能材料的新策略杨华明,博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建材行业黏土矿物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矿物材料及其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省矿物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先后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澳洲昆士兰大学任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矿物材料、环境与能源材料、生物医药材料、材料计算与设计、固废资源化的研究,致力于材料、矿物、生物医药、化学、物理等多学科交叉,在Adv. Funct. Mater.、J. Mater. Chem. A、ACS Catal.、Chem. Mater.、Appl. Catal. B、ChemComm、Appl. Clay Sci.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80多篇(其中ESI高被引8篇、自然指数期刊5篇、封面和综述6篇),授权发明专利35件,申请国际专利6件,制定国家标准2项,出版专著教材6部,主编非金属矿物精细化加工系列丛书一套4部,获省科技创新团队奖、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和优秀图书一等奖3项。担任国际期刊Clay Minerals副主编、第22届国际矿物学大会矿物材料分会主席、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工程学科分支副主编、中国硅酸盐学会矿物材料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矿物学专委会副主任、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常务理事等。2021.03.17
-
-
青藏高原积雪的次季节变化及其影响郭维栋,男,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地理学会气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过程综合研究计划中国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学,侧重于陆气相互作用。近年来,在陆面过程模式发展及应用、大尺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陆面参数敏感性分析和参数优化,以及我国大型生态工程的气候环境效应等领域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合作编写专著3部。 曾任 “全球变化”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大尺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的研究”(2011CB952000)首席科学家(2011-2015年),曾获得中科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江苏省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2020.11.18
-
-
青藏高原对全球海洋热盐环流的影响杨海军,男,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3年本科毕业于云南大学气象学专业,2000年获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博士学位。2000年—2003年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2003年—2020年任职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与海洋科学系,任副教授、教授。2020年3月至今受聘为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特聘教授。其研究兴趣为全球气候变化及全球变暖,大尺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大洋风生环流与热盐环流动力学和数值模拟,区域海洋学与南海环流。2020.11.18
-
-
海洋“负排放”与气候变化焦念志,男,1962年出生,生物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厦门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海洋微型生物与地球圈层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微型生物碳泵(MCP)”科学工作组联合主席。自1991年起聚焦海洋微型生物研究,通过近20年的积累和深化,在原绿球藻、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菌(AAPB)等微型生物的生态过程、监测技术、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若干创新和突破;归纳总结提出了海洋储碳新机制“微型生物碳泵”理论框架,形成了创造性的学术成果。在英国《自然》子刊、《国际微生物生态学报》、《环境微生物学报》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3部,包括我国首部《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领衔SCOR-WG134主编出版了MCP的Science增刊。获发明专利6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0.11.17
-
-
重建消失的海洋生态环境和碳氧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贾国东,同济大学教授,第九届( 2017-2020年)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地球化学学科负责人。以海洋为主要研究区域,主要从事有机生物地球化学、古海洋学、古气候学研究,擅长运用有机分子及其碳、氮、氢同位素示跟踪现代及地质历史中的碳、氮、水循环过程。多次参加国际大洋发现计划( 10DP) 海上钻探(孟加拉湾)、南海深潜和海上科考,以及对10DP钻探申请书的国际科学评审会。目前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一项面上项目,参加一项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在国内外期刊已发表论文130多篇,被引用2500余次。2020.11.02
-
-
西太平洋环流及其边缘海相互作用在ENSO动力学和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袁东亮,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学术带头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A、B类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优秀“百人计划”研究员,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曾长期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首席科学家,多次带队远赴热带西太平洋展开科学调查,领导建成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西太平洋-印尼海潜阵列。2020.11.02
-
-
从空间(站)看地球看海洋吕达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大气物理学家,长期从事大气科学、日地科学与空间对地观测基础与重大科学应用研究。曾任第八届IAMAS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执委,国际辐射委员会(IRC)委员,国际中层大气委员会(ICMA)委员,国际日地物理学会(SCOSTEP)学术委员,《Adv. Atmos. Sci.》主编。先后任国家高技术(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载人空间站及其应用专家,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咨询专家组专家等。近年来,带领团队致力于全大气系统感知领域前沿基础理论与高新技术研究,探索发展地球系统观测的新技术、新方法。20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