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杨朝云副院长一行到访实验室并进行座谈1月28日,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杨朝云副院长一行到访我实验室调研并与实验室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举行座谈。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助理杨清华教授、科技发展部副部长郑意文等参与了座谈。会上,双方各自介绍了单位的基本情况,并就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海岸带与岛礁地质工作、海岸带智能调查研究设备及技术方法等展开交流,并表示应当加强双方的学术交流活动、项目合作等。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出席了会议。2021.02.01
-
-
海洋工程技术试验公共平台召开建设可行性方案专家论证会2021年1月22日,我实验室召开海洋工程技术试验公共平台建设可行性方案专家论证会。论证专家组由香港理工大学吕超教授(OSA Fellow)、哈尔滨工程大学庞永杰教授、北京科技大学何新波教授、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五〇试验场崔国平研究员、钢铁研究总院青岛海洋腐蚀研究所韩冰教授级高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俞建成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周桂耀教授、暨南大学郭团研究员、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揭敢新教授级高工组成。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院士、常务副主任孙冬柏教2021.02.01
-
-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再向前 ——南方海洋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顺利召开2021年1月28日,我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珠海召开。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珠海市市长姚奕生、学术委员会主任苏纪兰院士等实验室理事会领导和成员出席会议。广东省科技厅省实验室建设推进工作小组温则伟副组长、实验室与平台基地处黄江康处长、中山大学邰忠智副校长、实验室副主任张培震院士、实验室副主任王辉研究员以及珠海市财政局、科创局、中山大学有关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会议由徐冠华院士主持,重点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南方海洋实验室202021.01.29
-
-
中山大学校长、南方海洋实验室理事会副理事长罗俊:释放基础研究新潜力今天,人民日报理论版在“大家手笔”栏目刊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我实验室理事会副理事长罗俊的理论文章《释放基础研究新潜力》。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取得显著进步:经费和人员投入快速增长,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形成系统布局,重大创新成果加速产出,国际影响稳步提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基础研究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基2021.01.27
-
-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基于异构信息网络和远程遥控技术的智能船舶航行系统研发”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2021年1月15日,我实验室牵头承担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基于异构信息网络和远程遥控技术的智能船舶航行系统研发”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会议专家组由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陆嘉明研究员、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龚俊斌研究员、广州航海学院陈爱国教授、南方海洋实验室赵竞红高级会计师组成。实验室主任陈大可院士和来自珠海云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船级社上海规范研究所等参研单位的1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专家组组长陆嘉明研究员主持了会议。 陈大可院士首2021.01.25
-
-
南海海岸带变化与物质迁移创新团队开展空间规划省市主管部门和主要科研机构调研座谈活动2021年1月11日至1月20日,我实验室南海海岸带变化与物质迁移创新团队任务工作组赴广州市、深圳市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空间规划策略研究的省市主管部门和主要科研机构的调研座谈活动。 图释: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调研座谈 任务工作组成员向各主管部门、科研机构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空间规划策略任务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多时空的海岸带关键生态系统与自然灾害遥感监测、伶仃洋海洋空间规划评价方法与关键技术、国际四大湾区的比较研究等。相关部门和各机构2021.01.25
-
-
【共建单位资讯】自然资源部南海局谢健副局长一行到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讨共建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工作2021年1月18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谢健副局长、科技处黎广媚处长、三沙中心站陈巧弟站长、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娄全胜副主任等一行8人前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简称“海洋三所”)就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南沙野外站”)建设事宜调研交流,海洋三所”陈彬副所长、科技处、生态室、化学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野外站科研骨干参加座谈。 2020年12月29日,科技部发布公告,明确了全国范围69个择优建设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名单,其中南2021.01.20
-
-
我实验室地球系统模式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封国林教授:力解短期气候预测难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占中国自然灾害70%的气象灾害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做好气候预测是防灾减灾的有效手段。但是短期气候预测尤其是“月一季节尺度的降水预测”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和百人研究团队的“带头人”,我实验室地球系统模式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扬州大学封国林教授带领团队在统计物理、复杂系统与大气科学交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认准一件事,就要做到极致。”正是凭借着攻坚克难、钻深研微的品质,他带领团队结出累累硕果2021.01.20
-
-
我实验室海洋考古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詹长法:国际语境下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的阐释与发展2020年12月25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我实验室海洋考古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詹长法老师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A座101教室为我们带来题为《国际语境下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的阐释与发展》的研究生学术讲座。讲座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剑葳老师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亚太中心(北京)主任助理李光涵博士出席讲座。 主讲人詹长法老师 一、世界遗产地的挑战与机遇 世界遗产具有易损性,其面临的多重自然与人为的侵蚀2021.01.20
-
-
南方海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苏纪兰院士:科学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2021.01.19
-
-
【海洋青年说】2020年海洋物种新发现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但科学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在过去的这一年,有很多新物种被描述,仅英国自然史博物馆的科学家们就描述了503种新物种,这其中有不少是海洋生物新物种。新物种的发现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也使我们能更有效地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下面就让我们看看2020年增添了哪些新的海洋生物物种。 Corallina chamberlainiae 英国自然史博物馆(Nature History Museum)研究人员在2020年描述了三种红藻,十种纤毛虫,四种硅藻和一种地衣。其中有2021.01.15
-
-
海洋工程材料与腐蚀控制创新团队召开钛合金短流程低成本工程化中试平台建造研讨会2021年1月10日下午,我实验室海洋工程材料与腐蚀控制创新团队召开钛合金短流程低成本工程化中试平台建造研讨会。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孙冬柏教授,以及三位核心成员、五位骨干成员等共同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钛合金短流程低成本工程化中试平台的建设方案展开。 孙冬柏教授首先介绍了钛合金短流程低成本工程化中试平台的基本情况。创新团队研究人员就中试平台建设任务及目标、建设内容、建设周期、技术基础和实施条件、建设总预算、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研论,敲定中试平台整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