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洋青年说】世界首例人工繁育西非海牛二胎宝宝比莉祝大家牛年更“牛”我实验室海洋生命过程与生物资源利用创新团队一直致力于海洋和极地濒危动物科学繁育保护和科普工作。2018年5月,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成功在人工保育环境下诞生了全球首例西非海牛宝宝——比尔(点此回顾比尔的“萌宝”手册);时隔两年,2020年12月3日,长隆海洋王国首次繁育出西非海牛二胎——之前生下比尔的海牛妈妈Bao bao(抱抱),再次怀孕并成功产下二胎女宝宝——比莉!在实验室长隆动物保育专家努力下,新生小西非海牛二胎宝宝在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海牛馆2021.03.02
-
-
喜讯!我实验室与合作共建单位共同斩获两项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近日,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表彰2020年度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决定》,由我实验室河口海岸与岛礁工程创新团队与合作共建单位中交四航局共同申报的《DCM法加固水下软基施工核心技术及自动化装备研发》获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基于长期暴露试验的海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过程和寿命计算理论》获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长期以来,实验室创新团队与中交四航局围绕近岸工程研究方向,持续开展了“DCM法加2021.03.02
-
-
中山大学校长、南方海洋实验室副理事长罗俊:宜加快在海洋领域布局国家重点实验室2月21日中山大学第一批学生返校,这意味着大学正式进入开学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南方海洋实验室副理事长罗俊连日来围绕学校疫情防控、开学工作部署、重点平台建设等多项工作忙碌起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也在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做积极准备。 “今年我会带一份关于建设海洋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议上两会。”罗俊对记者说,为做好中山大学“十四五”规划,罗俊从2020年4月就开启了全校范围内新一轮密2021.02.23
-
-
牛年犇犇犇~过年“海货”礼包火热来袭!2021.02.11
-
-
南方海洋实验室理事徐冠华院士:人类21世纪备忘录为了探究人类在21世纪将要面临的种种重大机遇和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资源遥感学家、南方海洋实验室理事徐冠华等人历经一年时间完成《人类21世纪备忘录》,并在“第三届中国高科技产业化高峰会议”上做了详细阐述与分析。 徐冠华院士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46亿年前地球形成,成为宇宙中目前唯一已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地球不仅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几百万种生物亿万年来先后生活过的家园。 1992年2月14日,是西方传统节日情人节。这一天从无人的外太阳系空间,探2021.02.10
-
-
我实验室港珠澳大桥断面综合观测系统首批多功能航标顺利布放2021年2月6日至7日,实验室南海四基观测系统积极联合广州航标处、南海局调查技术中心等单位,在港珠澳大桥北侧的清州航道、西人工岛海域顺利布放首批两套多功能航标,标志着实验室港珠澳大桥断面综合观测系统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图释:多功能航标布放现场 港珠澳大桥断面综合观测系统是国内首个横跨珠江口海域的海洋断面观测系统。它不仅为珠江口的水体、陆源污染物及泥沙等输送的研究提供实测数据,而且为跨海大桥等海上重大工程运行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图释:多功能2021.02.09
-
-
实验室完成海洋钛合金短流程低成本制造工程化中试平台可研报告编制与厂房调研2021年1月19日,我实验室海洋工程材料与腐蚀控制创新团队组织了海洋钛合金短流程低成本制造工程化中试平台可研报告编制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湖南金天科技集团刘建辉高工、洛阳有色院卫晏华高工参会,与团队成员一起研究讨论海洋钛合金短流程低成本制造工程化中试平台可研报告编制工作。会议由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俞宏英教授主持,核心成员何新波教授,骨干成员张东洋博士、吴海新博士、张超群助理教授、斯佳佳博士,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左蒋思之、何炜宁、杨艺共同参加了会议。 会议2021.02.07
-
-
更进一步!我实验室与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四所船舶装置部签订智能型无人系统支持母船A架系统、定点取样系统合同订单近日,我实验室与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四所船舶装置部签订智能型无人系统支持母船A架系统、定点取样系统合同订单。目前,七〇四所为该母船配备了艏部大A架、CTD专用绞车、取样绞车等5套系统。 该船是全球首艘可智能遥控、自主航行的科考船,也是全球首艘实现空、海、潜无人系统协同作业的母船,可为我国拓展海洋科学、建设海洋强国、发展社会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利器。 图释:新一代海洋科考平台——智能型无人系统支持母船 图释:无人化、智能化大大提升了母船使命任务的2021.02.06
-
-
中国科学家首次担任!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翦知湣教授当选国际过去全球变化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据国际过去全球变化计划(Past Global Changes,简称PAGES)官网消息,我实验室学委会委员、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翦知湣教授在2020年12月举行的PAGES工作会议上当选为PAGES科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自2021年1月开始,任期3年。这是该国际科学计划成立以来,首次由中国科学家担任这一职务。 图释: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翦知湣教授(来源:同济海洋) 个人简历 翦知湣,男,维吾尔族,湖南省常德市人,1966年12月生,同济大学海2021.02.06
-
-
我实验室赴香洲海关座谈交流2021年2月1日下午,我实验室主任助理杨清华教授、平台设施部芶祯成部长等一行前往香洲海关进行座谈交流,并送上“协同创新 服务高效”锦旗,感谢香洲海关对实验室进口减免税工作的大力支持。香洲海关侯莉副关长,综合业务一科陈芝科长、李震雯副科长出席了座谈。 座谈会上,杨清华教授对实验室整体情况、重点工作进展等做了介绍,并衷心感谢香洲海关一直以来对实验室进口减免税工作的全方位指导与支持。侯莉副关长表示,在符合国家政策条件下,香洲海关会一如既往地支持2021.02.04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舰杂志《信使》中英文报道“中山大学”号综合科考实习船2020年8月,“中山大学”号科考船下水。该船亦是我实验室依托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 中国“中山大学”号科考船是一座先进的巨型水上实验室,它将协助科学家探索深海。它的第一项任务是前去研究近日在中国南海发现的鲸落。 ——于卫东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实验室海洋-陆地-大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效应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专业领域包括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季风和气候变异) 2020年3月18日,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出2021.02.02
-
-
实验室主任陈大可院士带队拜访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及广东省自然资源厅2021年1月29日,我实验室主任陈大可院士带队依次拜访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及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雷波局长对实验室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陈大可院士感谢南海局对南方海洋实验室的大力支持。双方在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就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方向和内容展开讨论。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是第一批与我实验室签署合作共建协议的单位,是我实验室重要合作共建单位之一。南海局参与共建我实验室的南海四基观测系统等公共平台,参与实验室多个创新团队,合作开展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