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生物是养殖池塘的关键微生物,与初级生产力、营养循环及养殖对象健康紧密相关。然而,养殖池塘原生生物集合群落的多样性及与生态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目前仍不明确。
我实验室海洋生命过程与生物资源利用创新团队科研人员利用18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了草鱼仔鱼和不同大小幼鱼养殖池塘中水体和底质原生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结果显示,底质再悬浮程度随草鱼增大而提高,并导致水体颗粒悬浮物和氮的升高,磷、叶绿素和透明度下降。同时,底质再悬浮增加了原生生物的alpha多样性,提高了异养型纤毛虫和丝足虫类的相对丰度,降低了绿藻和褐藻门的相对丰度。此外,一些混合营养型原生生物在浑浊的环境中表现出优势,增加了原生生物相互之间负相关性。在群落构建机制方面,底质再悬浮加强了确定性过程-环境均质选择作用,但减弱了随机性过程-限制性扩散的作用。实际上,随着草鱼增大,生境内原生生物群落差异性下降,而生境间(水体-底泥)差异性增加。这表明底质再悬浮没有增强水体和底泥之间原生生物扩散性,而是减弱了水体和底泥生境内原生生物扩散限制,同时增强了环境选择。因此,草鱼可以通过底质悬浮改变池塘中原生生物群落结构,这有利于我们理解养殖池中鱼类和原生生物集合群落之间的关系(图1)。
图1. 水产养殖池塘水体和底泥中的原生生物群落结构
研究成果于2020年10月在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影响因子:6.551,2020年中国科学院SCI一区TOP,EI[MZ1] )上发表,题目为“Sediment resuspension drives protist metacommunity structure and assembly in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aquaculture ponds”。创新团队核心成员颜庆云教授和郑侠飞博士后分别为文章的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海洋实验室科研建设经费等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