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
我实验室极地海洋与气候变化创新团队在北极航道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来源:南方海洋实验室
2021.07.15
722
分享到:

北极航道连接东北亚、欧洲和北美三大经济圈,是距离最短的海上贸易通道,其开通可为国际海运节省大量经济和时间成本,进而影响世界经济贸易的格局。随着全球气候快速变化,夏季北极海冰范围显著减少,北极航道的商业开发成为可能。受海冰厚度遥感观测能力所限,卫星遥感数据仅提供冻结期海冰厚度观测。因此,利用单一卫星遥感冰厚数据无法准确估算北极航道主要通航窗口(夏季)的适航性。此外,此前的北极航道研究大多采用月平均海冰数据,无法捕捉由天气过程引起的短期海冰变化对航运的影响。

基于全季节覆盖的逐日北极海冰再分析数据集CMST,并考虑不同抗冰等级船只(OW船和PC6船),我实验室极地海洋与气候变化创新团队系统评估了2011-2016年商船的逐日最优航线、通航耗时,并分析得到了不同年份北极航道的关键通航窗口期。研究揭示了当前冰情背景下,北极航线开通的年际差异。在2013年,由于极端冰情堵塞航道,普通商船(OW船)在东北航道的通航窗口期仅为47天,比2011-2016年的平均值偏少45%。在2011和2015年,普通商船在东北航道则拥有较长的通航窗口期,分别为103天和107天;具有一定破冰能力商船(PC6船)的最长通航窗口期则发生在2011年,超过200天。进一步研究表明,影响航线开通的关键区域为位于东北航道的维利基茨基海峡(拉普捷夫海部分)和东西伯利亚海以及位于西北航道的加拿大群岛区和波弗特海。研究结果考虑了逐日夏季北极海冰厚度,提供了高时间精度的北极航道适航性评估,与实际航运情况更为契合,为北极航道的实时预报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图1 利用ATAM模型计算得到2011-2016年普通商船和具有一定破冰能力商船的北极最优航行线路

研究成果于2021年7月在期刊Remote Sensing(中科院SCI二区,影响因子4.848)上发表,题目为“Revisiting trans-Arctic maritime navigability in 2011-2016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a ice thickness”。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杨清华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本科生周湘莹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博士生闵超、本科生杨逸珺等为文章的合作作者。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南方海洋实验室创新团队建设科研经费等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rs13142766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