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
我实验室发表国内首例养殖金目鲈ISKNV-Ⅱ感染研究成果
来源:南方海洋实验室
2021.03.01
866
分享到:

1994年,我国于珠三角的养殖鳜鱼暴发性流行病中发现了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该病毒于1998年由何建国教授(现任我实验室海洋生命过程与生物资源利用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命名并于2001年解析其全基因组序列。ISKNV在200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八次报告(ICTV-8)中正式被列为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Megalocytivirus)的代表种。虽然ISKNV最先发现于养殖鳜鱼,但ISKNV及其近缘种如RSIV、TRBIV、GGIV、SDDV等能广泛感染石斑鱼、鲈、鲷、大黄鱼等主流养殖品种,是全球范围内海水养殖鱼类危害最大的病毒性病原之一。

图1 RSIV、TRBIV和ISKNV亲缘关系分析(基于MCP基因编码序列)

我实验室在珠海地区养殖的金目鲈(亚洲海鲈,又称尖吻鲈、盲曹)中培养出2株ISKNV病毒,被感染个体呈现黑身、游动迟缓、趴边、脾脏肿大等典型ISKNV病征,致死率达85%左右。分子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表明其为ISKNV-Ⅱ型毒株。与ISKNV-Ⅰ相比,其主衣壳蛋白(MCP)编码基因序列存在21个单核苷酸差异,其中20个为同义突变。组织病理、免疫组化(IHC)和免疫荧光(IFA)分析发现ISKNV-Ⅱ主要侵染组织为脾脏,其次为肾脏和肝脏,胃和鳃组织中的荧光信号则较为微弱。透射电镜成像表明ISKNV-Ⅱ病毒颗粒截面呈六边形(二十面体),直径约150nm,具有囊膜。ISKNV目前已知有六个亚型,鳜鱼来源毒株主要为ISKNV-Ⅰ和RSIV-Ⅱ型。2017年,越南地区曾报道在养殖金目鲈中发现了ISKNV-Ⅱ,本次我实验室发表国内首例养殖金目鲈ISKNV-Ⅱ感染研究成果,表明ISKNV-Ⅱ通过某种途径传入了中国。

图2 ISKNV-Ⅱ感染金目鲈的肝、脾、肾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

我实验室海洋生命过程与生物资源利用创新团队在ISKNV的致病机制和免疫防控方面已取得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其中《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灭活疫苗(NH0618株)》2020年初已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其免疫保护效果高达95%。目前,研发团队在《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灭活疫苗(NH0618)》基础上研制的针对金目鲈ISKNV-Ⅱ的疫苗已经完成了多轮实验室内测试,对金目鲈鱼苗表现出完全(100%)的免疫保护效果,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该疫苗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申请目前也在积极策划中。

图3 ISKNV-Ⅱ感染金目鲈脾脏组织免疫荧光分析

图4 ISKNV-Ⅱ感染脾脏组织和MFF-1细胞的透射电镜成像

本研究成果于2020年12月发表在水产学主流期刊Aquaculture(中科院一区),题为“Pathogenicity and histopathology of 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 genotype II (ISKNV-II) recovering from mass mortality of farmed Asian seabass, Lates calcarifer, in Southern China”。南方海洋实验室为论文第一作者单位,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为参与单位;实验室海洋生物资源库平台朱志明高级工程师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实验室海洋生命过程与生物资源利用创新团队核心成员董传甫副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0501)、广东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8A050506027)及南方海洋实验室创新团队建设科研经费等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quaculture.2020.736326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