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我实验室南海海岸带变化与物质迁移创新团队2021年“珠江河口湾生态动力过程综合航次”顺利结束
来源:
2021.08.27
704
分享到:

近期,由我实验室南海海岸带变化与物质迁移创新团队组织实施的“珠江河口湾生态动力过程综合航次”(航次编号:SML2021SI2004)顺利结束。本航次由我实验室2021年专项航次经费支持,是该创新团队今年计划实施的五个综合性航次之一。本航次于7月12日启航,共有来自我实验室、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6家单位、42名师生及技术人员参与科考任务。创新团队骨干成员、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崔永生博士负责航次的现场组织实施工作。

该航次围绕创新团队2021年核心任务“珠江河口湾环境生态基础要素时空分布”进行调查研究,聚焦“河口低氧与藻华爆发的物理与生地化耦合过程及其生态效应”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协同观测。

航次分为两个航段进行。第一航段为断面走航观测,在每个站位下放CTD、LISST-200X、LISST-HOLO2获取全水深温度、盐度、深度、浊度、溶解氧、叶绿素、PH、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等数据;在其中30个站位下放采水器分层采集水样,并下放箱式采样器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用以测定DOC、DIC、POC、溶解态营养盐、碱度、颗粒态稀土元素、重金属、微生物RNA、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浮游植物分级叶绿素、新兴有机污染物等生地化参数。第二航段为定点连续观测,在2个站位布放2套潜标进行水体平均流速和底层水体温度、盐度、浊度、溶解氧等参数的长时间序列观测;在3个站位进行了长时间连续定点观测,成功布放并回收座底四角架观测系统和沉积物捕获器,同时进行船载CTD、MSS、LISST-200X+HOLO等的剖面观测和生地化水样采集。

在本航次中,科考人员凭借刻苦耐劳的毅力、严谨务实的作风克服了高温酷暑、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科考任务。

图1. 布放潜标观测系统

图2. 布放座底四角架观测系统

图3. 箱式取样器采样

图4. 第一航段科考队员合影

图5. 第二航段科考人员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