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3日至5月8日,我实验室联合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和汕头大学,使用“珠海云”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圆满完成“2024春季洪水影响下大湾区海洋生态环境与碳汇状况综合科学考察”航次。本航次由我实验室“海洋生态环境与碳汇”重点任务的项目负责人翟惟东教授担任现场首席科学家,前沿研究中心海洋碳化学研究组的李亚丽博士担任首席助理,中山大学谢伟教授和蒋昊余副教授等共计16名科考队员参与执行此次调查任务。
据悉,今年4月以来,全国共发生8次区域性暴雨事件,较常年同期(3次)明显偏多。其中4月2日至7日、19日至21日发生在珠江流域的暴雨过程影响范围广、综合强度强。受暴雨影响,珠江流域北江接连发生两次编号洪水,江河水位快速上涨。为及时监测研究4月极端洪水过程对珠江口海洋生态环境及碳汇过程的影响,我实验室“海洋生态环境与碳汇”重点任务组织协调了该应急调查航次。
参航科考队员及船员合影
本次极端洪水响应调查航次共设置5条断面,共计42个大面站,总航程445海里。观测方式为站点观测和走航观测相结合,每个站位涉及温盐深剖面测量、采水、表层沉积物和沉积柱取样。航次站位密集、工作强度高,80小时不间断作业,调查人员凭借顽强的意志和辛勤的付出,圆满完成所有站位设计任务。
温盐深剖面仪、采水器及甲板分样作业
微表层海水取样
沉积柱取样
表层沉积物取样
科考船上配备了温盐深剖面仪(SBE911plus CTD)及12瓶位采水系统,还搭载了走航式二氧化碳监测系统、抓斗式采泥器、ASD光谱仪、重力柱状样取样器(2.6 m长)等多种仪器设备,针对大湾区海洋碳化学、海洋环境化学、海洋生物生态、海洋地质等领域开展多参数现场观测与取样。本应急调查航次成功观测到2024年4月珠江洪水在南海北部内陆架海域造成冲淡水、藻华及碳汇等信号的范围及强度,计划结合浮标的高频观测数据,定量研究事件性的珠江涨水调制广东近海海-气CO2通量时空变化的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机制,评估极端洪水及人类活动对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近海的海洋生态环境与碳汇过程的影响。此外,航次还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料和样品,调查成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大湾区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将产出具有管理价值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