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羊城晚报|南方海洋实验室:“蓝色引擎”助力“再造一个海上新广东”
来源:羊城晚报
2024.03.03
674
分享到:

在不久前举行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国内首台配备可自主升降折叠网箱的新型数字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亮相大会设置的产业科技融合发展成果展。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全球首艘具有自主航行功能和远程遥控功能的智能型海洋科考船‘珠海云’号交付使用”。“珠海云”“珠海琴”均产自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下简称“实验室”),也是该实验室近年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与缩影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接受了羊城晚报的专访。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

一、“珠海云”助力我国自主航行技术在国际舞台发声

羊城晚报:成立五年来,实验室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


陈大可:实验室在成立之初,明确了“崇尚首创、力争最优”的发展理念和“立足湾区、深耕南海、放眼全球”的发展定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过去五年,实验室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科技创新、技术突破、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进展。




例如,我们主持建造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于2023年1月交付。作为第五代智能型科考船,“珠海云”可以改变我们现有的海洋观测模式,提高观测效率,做一些以往传统手段完全不能做或者效率特别低的事情。去年11月,“珠海云”完成了国内最长航程的自主航行科考航次。历经200多个小时,航行1500海里,面临5级海况、近海渔区等挑战,“珠海云”顺利完成了上百次自主避碰,采集了我国从南到北丰富的航行场景样本,积累了大量的实测数据和实践经验,为我国自主航行相关技术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了实战依据。此外,实验室还打造了智能型区域级科考船“香洲云”、测试指挥艇“万山”号,为智能航行、智慧海洋发展贡献力量。

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

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珠海云”

智能型区域级科考船“香洲云”

测试指挥艇“万山”号




2023年9月,“珠海琴”启动建设。它由实验室联合中山大学(以下简称“中大”)自主研发设计,是国内首台配备可自主升降折叠网箱的新型数字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建成后可有效解决现阶段养殖平台存在的渔业功能弱、网衣及挂网方式安全性能低、破网跑鱼、出鱼方式机械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实现数字智能化养殖新的突破。

新型数字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珠海琴”




2023年9月,由实验室打造的全球首个海洋领域专用数字孪生引擎DTO Engine正式发布。该引擎集成了海洋AI模型和可视化算法,应用新的模拟仿真渲染技术,还原高维空间海洋现象的动态过程,可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决策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示范区海洋数字孪生应用系统

二、创新体制机制成为省实验室建设典范

羊城晚报:实验室实行“政府所有,大学管理”的体制机制有何优势?

陈大可:对标国际先进实验室,实验室创新体制机制,实行“政府所有、大学管理”的模式,即珠海市人民政府所有,中大牵头管理。这种机制的优势有四方面。




一是融合政府发展目标、大学发展需求和实验室功能定位。广东和珠海正在全面推进海洋强省、海洋强市建设,奋力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省实验室是原始创新源头、在市级层面肩负着支撑地方产业的使命,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而中大近年来把建设大海洋学科群作为发展重点。在此背景下实施这种协同管理体制,是一种符合各方目标和需求的多赢选择。




二是珠海市政府提供强有力的经费和政策支持。三年启动建设期内,珠海市共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29.7亿元。建立实验室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实验室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举全市之力支持实验室建设。




三是中大具备全方位的人才、平台、学科交叉和管理优势。中大涉海学科科研人才超过1万人,可为实验室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中大6000吨级“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船、“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等重大基础设施可支撑实验室发展。中大珠海校区整建制建设的14个涉海学院是实验室实体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学校对科研业务有完备的管理体系。




四是实验室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实验室是独立法人单位,具有独立的人事和财务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




“政府所有,大学管理”模式定位清晰、权责明确、优势明显,逐步成为省实验室的建设典范之一,正被逐步推广至其他实验室借鉴。

中山大学海琴楼群


羊城晚报:实验室是如何与中大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深度融合的?


陈大可:实验室与中大融合协同发展。目前共有14个学院参与实验室四大重点任务建设,涉及教授、副教授、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等400余人。2023年,我们与中大7个学院和附属机构合作申报涉海项目16项,涉及金额1.7亿元;实验室为学校18个学院和附属机构提供设备开放共享,服务人次超过8000人;与中大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目前累计共同培养了176名研究生。

联合培养研究生进行实验操作

三、打造现代海洋牧场的“珠海模式”







羊城晚报: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我们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海洋牧场等新兴产业。在这方面,实验室有何作为?



陈大可:目前,实验室聚焦的四大任务之一就是海洋牧场与健康养殖。一是产学研合作、科企一体化推进,突破海水养殖种质资源与种业关键技术,提出了海陆接力种业发展模式,建成运行国际一流的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联合企业培育了石斑鱼、凡纳滨对虾国家水产新品种6个,苗种和养殖规模均位列全国首位。二是多学科协同创新,自主研发了全国首台搭载可自主升降折叠网箱的“珠海琴”等三种类型的深远海大型养殖平台,解决了当前养殖平台建造成本高、抗风浪能力弱、机械自动化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三是面向国家和产业重大需求,构建海水健康养殖关键支撑技术体系,研制了全国首个海水鱼虹彩病毒灭活疫苗,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并完成成果转化。四是构建立体高效海洋生态牧场,探索牧场碳汇效应,布局建设鱼、贝、藻立体养殖模式,解析生态牧场的碳汇功能及生态效应。五是建设海洋牧场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系统,实时在线监控海洋牧场气象、水文、装备、养殖动物等的关键指标参数,为海洋牧场安全生产与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珠海琴”智能养殖平台技术发布

坐底式桁架养殖平台(海底池塘)

组合式桁架平台(海洋池塘)

羊城晚报:实验室是如何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



陈大可:实验室有三个方面的布局,一是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引领。持续推动前沿科学问题攻关,促进海洋科技创新性成果产出。二是促进海洋产业发展。例如,实验室已成立蓝海科技产业园,旨在打造实验室独具特色的专业化、综合性海洋产业交流平台,为加快形成海洋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力。三是加强粤港澳三地合作。实验室与多家港澳涉海机构以学术研讨、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等方式,不断加深互动。







羊城晚报:新的一年,实验室将如何再度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陈大可:展望新的一年,实验室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扣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珠海市委“1313”思路举措,继续坚持“立足湾区、深耕南海、放眼全球”的发展定位和“崇尚首创,力争最优”的发展理念,积极发挥“政府所有、大学管理”的体制机制优势,围绕“海洋牧场与健康养殖、海洋工程与智能装备、海洋安全与防灾减灾、海洋生态环境与碳汇”四大任务,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解决关键“卡脖子”问题,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同时,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海洋产业升级,让“蓝色引擎”激发出澎湃动能,助力社会经济发展,为“再造一个海上新广东”,助推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方海洋实验室部分人员合影

2024年3月3日羊城晚报报道版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