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门户
返回首页
网站地图
  •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简介 发展历程 管理模式 组织架构 现任领导 联系我们
  • 人才队伍
    海洋科学基础理论 海洋安全保障技术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 资讯速递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媒体之声 科普专栏
  • 科学研究
    研究进展 科研公告 学术活动 学术期刊(OLAR)
  • 党群园地
    党建工作 群团风采
  • 创新团队
    海洋科学基础理论 海洋安全保障技术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 前沿中心
    极地海洋组 模式开发组 海洋微生物组 海洋碳化学组 人工智能海洋学组 中小尺度海气过程组 古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组
  • 公共平台
    船舶运行管理中心 海洋遥感信息中心 海洋数据中心 海洋生物资源库 海洋元素与同位素平台 万山海上测试场 南海四基观测系统 海洋工程技术试验平台
  • 人才工作
    菁才招聘/博士后招聘 研究生培养 人事公告
  • 社会服务
  • 仪器共享平台
  • 海洋数据中心
  • 海洋生物资源库
  • 海洋遥感大数据信息
    服务与决策中心
  • oa办公系统
  • 公务邮箱
  •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 自主立项管理系统
  •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 快速采购平台
  • 采购竞价网
  • 试剂耗材采购平台
  • 网站后台管理入口
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简介 发展历程 管理模式 组织架构 现任领导 联系我们
人才队伍
海洋科学基础理论 海洋安全保障技术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资讯速递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媒体之声 科普专栏
科学研究
研究进展 科研公告 学术活动 学术期刊(OLAR)
党群园地
党建工作 群团风采
创新团队
海洋科学基础理论 海洋安全保障技术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前沿中心
极地海洋组 模式开发组 海洋微生物组 海洋碳化学组 人工智能海洋学组 中小尺度海气过程组 古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组
公共平台
船舶运行管理中心 海洋遥感信息中心 海洋数据中心 海洋生物资源库 海洋元素与同位素平台 万山海上测试场 南海四基观测系统 海洋工程技术试验平台
人才工作
菁才招聘/博士后招聘 研究生培养 人事公告
资讯速递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媒体之声
  • 科普专栏
新闻动态
首页  >  资讯速递  >  新闻动态
我实验室举办2023“世界海洋日”公众开放日活动
来源:刘晓平、朱文娟
2023.06.12
1259
分享到:

今年6月8日是

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暨

第十六个“全国海洋宣传日”

主题为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南方海洋实验室联合相关涉海单位

共同举办

珠海市2023年

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

主题宣传活动

作为海洋日的重磅开篇

6月8日至10日

实验室举办了为期三天的

公众开放日活动

接待来访公众逾千人次

科技体验、科普讲座、手工坊

精彩纷呈,形式多样

满足全年龄段市民朋友的需求

6月8日,珠海市202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南方海洋实验室D203多功能厅隆重开幕,来自社会各界的优秀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代表和青少年观众200余人参加。

6月9日至10日,在科普志愿者的热情引导下,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年龄段的社会公众,怀着对海洋科学的向往,分批参观了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并现场聆听了由孙显副教授、刘岚教授、翟惟东教授、詹长法研究员带来的精彩科普讲座。作为互动体验的项目之一,海洋主题手工坊也吸引了不少前来的观众,在创作过程中感受海洋独特的魅力。

基地参观

在科普志愿者的引导下,观众沿着参观路线一步步“走近”海洋。志愿者向公众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概况、海洋考古展品的由来、鲸落的形成、海洋科考等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向在场观众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

站在“小球大世界”前面,感受“蓝色星球,潮流之变”;戴上VR眼镜,沉浸式体验“珠海云”号空-天-海立体组网观测;穿过“涂绘海洋”走廊,仿佛置身于光怪陆离的水下世界,有五彩斑斓的珊瑚,有成群的鱼儿。“大海豚!”现场不时还能听到小朋友们大为震撼的惊呼声。在这里,公众了解了20种海洋生物的基本情况,并在随后的海洋生物标本区域,更加直观的学习了生物习性及环保小知识。

科普讲座

6月9日上午,孙显老师作题为《中华白海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讲座,带领公众跨越时空,通过走近、了解中华白海豚、探秘其未来,最终聚焦白海豚面临的困境,让公众了解了中华白海豚属于齿鲸,并且经历了漫长进化史;在走进白海豚章节,公众了解到白海豚体色粉红的原因以及其厚鲸脂、吞咽进食、回声定位原理等适应进化的表现。最后通过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呼吁公众提高中华白海豚保护意识,以实际行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6月9日下午,刘岚教授作题为《海洋生物与海洋药物》的讲座。刘岚教授从中山大学的海洋科考情缘谈起,讲到珠海校区涉海学科群的建设,围绕海洋生物和天然产物指出海洋之于人类发展的影响,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海绵、海鞘、海兔等海洋生物的制药潜力,罗列了数款著名的海洋药物,并简要介绍了天然产物的提取流程,让普通民众对于海洋药物领域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6月10日上午,翟惟东教授作题为《感受海洋呼吸——海洋碳循环浅说》的讲座。讲座让公众了解到在全球变暖大气CO₂升高的背景下,海洋碳循环对大气CO₂气体含量的显著缓冲作用、大气吸收人为CO₂的主要机制、海洋碳源碳汇的分布,以及以西北太平洋为例的吸碳、储碳的主要机制和碳循环过程。讲座图例丰富,干货满满,引导公众关注在碳源、碳汇谜题下的海洋碳循环过程与机制,树立科学探索的意识,厚植热爱科学的沃土。

6月10日下午,詹长法研究员作题为《新时代海洋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探究》的讲座。讲座从时代发展态势、国际海洋遗产保护体系化建设、研究计划及出发点、文明传承迈向远海四个方面回顾了考古西学东渐及我国海洋考古的发展历程,分享了泰坦尼克号、南海一号等国内外的案例,并分析了珠海海洋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方向,让听众强烈地意识到海洋文化遗产资源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可利用资源。现场观众积极提问,气氛活跃。

海洋手工坊

参观结束后,来访观众还参加“海洋手工坊”鲸落主题趣味粘土活动。通过观看鲸落科普视频,大家学习鲸鱼的外形和习性,了解鲸落为何被称作“海洋最后的温柔”。“海洋手工坊”活动中,公众感受到了粘土在双手间变换形状,化为海星,化为大嘴鱼,化为章鱼哥的过程……欢笑声此起彼伏,大家都沉浸在创造的乐趣中,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海洋的神奇魅力。

南方海洋实验室拥有一支科学素养扎实、业务素质过硬的海洋科普志愿者团队,他们来自不同学科、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包括中山大学涉海学院的师生团队、实验室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科研管理人员等,因为热爱海洋而相聚珠海,大家以“携手共圆海洋梦”为服务理念,齐心推动海洋科学知识的普及,积极为海洋科普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科普志愿者团队

附件下载

上一篇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初级技术经纪人)培训班(第三期)在我实验室圆满落幕
下一篇香港天文台来访我实验室
[ 返回列表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OLAR官方公众号
OLAR官方公众号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镇中山大学海滨红楼海琴四号
分享到
------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中山大学 珠海市人民政府 珠海市科技创新局 珠海市自然资源局 珠海易网
Copyright © 2022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 (珠海)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160455号-1 技术支持:易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