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我实验室举办“世界地球日”科普教育活动
来源:
2023.04.22
1033
分享到:

2023年4月21日

在第54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

南方海洋实验室

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举办“珍爱地球 和谐共生”

专场科普活动

面向珠海市幼儿及青少年

开展海洋知识科普、绘本导读

以及海洋主题手绘系列活动

带领孩子们

了解“众生的地球”(Earth4all) 

倡导关爱地球,守护海洋

01 参观海洋科普基地

小朋友们第一站来到实验室展示中心,观看了实验室科学家在南海海山1600米处发现鲸落的视频。正所谓“一鲸落,万物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到,鲸落是一种特别的生态系统,给深海生物提供了大量的养分,为它们的扩散和进化提供了重要条件。除了海山,孩子们还了解了贯通四大洋、长达65000米的大洋中脊,以及世界上最深的海域——深达11000米的马里亚纳海沟。

以海底地形为引,老师进一步介绍道,海洋科学是一门以观测为主要研究手段的科学,南方海洋实验室的智能型无人科考母船,可以通过空、海、潜的各型无人平台跨域协同组网,提供一种全新的海洋观测模式。孩子们听得兴致勃勃,纷纷为实力非凡的“珠海云”点赞。

随后,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海洋为什么很重要。因为,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海洋提供了地球上50%的氧气;海洋生物是人类获取蛋白质的重要来源;海洋的潮汐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等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等等。正因为海洋的重要性,所以,珍爱地球、守护海洋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02 环保主题绘本导读

在绘本导读环节,老师首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阅读了《10件我能为世界做的事》。通过引导式的提问,孩子们踊跃发言,集思广益,纷纷为如何保护地球出谋划策。孩子们认识到,通过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绿色出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我们就能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100岁的鱼》讲述的是一条困在塑料瓶里的小鱼被人类解救的故事。老师引导孩子们与小鱼进行共情,让大家认识到,海洋垃圾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家齐声高呼,不要乱丢垃圾,减少海洋污染,共同爱护我们美丽的海洋。




03 海洋主题手绘

在海洋主题手绘环节,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几种海洋生物的特征和习性。比如,看起来体型庞大的鲸鲨其实性格非常温和,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海星一般拥有4至5只触手,有的海星触手多达40只,而它的眼睛长在触手的末端;海豚宽大的嘴巴看起来就像一直在微笑,因此有着“微笑天使”的美称。根据老师们的生动描述和参观时了解的知识,小朋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了自己最喜欢的海洋生物,有的惟妙惟肖,有的天马行空。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意犹未尽。通过此次科普活动,大家不仅增进了对海洋的了解,也提升了珍爱地球、保护海洋的意识。


我们生活在一颗美丽的星球

无论是植物、水、空气

都是来自它的馈赠

在世界地球日这天

我们向全社会倡导

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希望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力量

守护我们唯一的家园

来自南方海洋实验室

海洋科普志愿者的呼吁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