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及珠海市委、市政府“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战略部署,加速推动珠海市海洋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及涉海前沿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打造高层次、专业性、高水平的海洋科技和产业合作交流平台,2月17日,由珠海市科技创新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管委会指导,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下称“南方海洋实验室”)主办的“2023珠海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讨会”在南方海洋实验室成功举行。
本次研讨会以“众川赴海·百舸聚珠·引智助创”为主题,邀请了国外院士、国内科技和管理专家等多位海内外顶尖学者,珠海市各区各部门代表、珠海市相关产业领域投资机构负责人、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现场交流。
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副书记范献中,科技创新局副局长田华,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汉明,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熊翔、四级调研员梁国平,自然资源局四级调研员李小聪,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余波以及横琴深度合作区、香洲区、金湾区、鹤洲新区(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代表出席大会。现场共吸引各界代表百余人参加。大会由南方海洋实验室副主任孙冬柏教授主持,南方海洋实验室主任陈大可院士出席。
田华副局长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是深入贯彻珠海市委市政府“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的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通过加强交流合作,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在珠海聚集,为推进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造条件。
主任陈大可院士表达了南方海洋实验室注重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的决心,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本次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的产业和投资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引智助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技术合作和产业落地,促进珠海海洋经济的发展。
一、创新创业高手云集珠海,释放蓝色引擎新动能
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装备发展、高校及研发机构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路径、技术要素市场及金融市场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主题,就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及先进地区经验,进一步促进海洋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建立创新驱动海洋经济发展新机制等方面深入研讨、献计献策。
二、共建共享创新平台,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大会圆桌会议环节,南方海洋实验室副主任孙冬柏教授详细推介了南方海洋实验室《蓝海科技产业园建设方案》,亮出珠海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蓝色”新名片,向与会嘉宾展示了珠海海洋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他表示,“蓝海科技产业园将以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首要任务,将着力为珠海引进培育一批涉海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一批优质海洋科技成果在珠海落地转化。希望借助本次活动契机,在蓝海科技产业园汇聚更多的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为珠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南方海洋实验室的力量。”
圆桌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嘉宾围绕蓝海科技产业园建设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了深入对话,分别从产业园体制机制、奖励激励机制、产业园运营服务、产学研生态链、打造海洋产业集群等方面建言献策。同时,嘉宾们还分享了各自专业领域最前沿信息,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路径及经验做法。
横琴深度合作区、香洲区、金湾区、高新区管委会、鹤洲新区(筹)以及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科技创新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各区各部门对南方海洋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和产业园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孙冬柏副主任表示,蓝海科技产业园将以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首要任务,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前沿海洋科技成果在珠海落地转化,大力引进省内外、境内外和国内外海洋优质项目,服务珠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圆桌会后,南方海洋实验室与还组织嘉宾参观实验室Ocean View可视化中心、展示中心等,介绍实验室的组织架构、研究方向和标志性成果等。嘉宾们对南方海洋实验室在短短四年时间内取得的建设成效和创新科技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次大会拓展了合作领域、深化了合作层次,取得了圆满成功。未来,南方海洋实验室将持续打造海洋科技产业交流活动,吸引各类创新要素汇聚珠海,进一步发挥南方海洋实验室综合性、全链条、高水平的国际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功能,以立足湾区、深耕南海、放眼全球的发展理念,为珠海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